第一次聽到劉天和董事長背景的人,都會感到非常訝異,原來國小畢業的他和農業、漁業、畜牧業一點淵源都沒有。年少時代因為家境貧寒,必須背負家計,十幾歲的幼齡就去當小學徒,跟著師傅學做冷凍空調維修工。扎實的學習,不怕困難和不怕苦的個性,讓他比一般學徒學得還要快。謙卑的態度,更讓朋友和長輩們在需要的時候,適時伸出貴手協助他。
退伍之後,他靠著向舅舅借貸的五萬元開啟創業之路,憑著『愛拼才會贏』的苦幹精神,事業穩定發展,快速建立企業的基礎。八十年代搭上台灣科技發展的順風船,劉董事長轉往半導體產業發展,知名大廠聯電、友達、茂德、群創都是他的客戶。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卻發現自己罹患大腸癌,事業、財富、家庭如果沒有健康做基礎,一切都是虛無妄想。罹病期間,他對於健康飲食的重要性感受特別深刻,也知道要取得好食材,真是不容易。他告訴自己,「如果老天爺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要提供健康的食物給大眾,至少要讓大家有選擇的機會。」生命的危機為他開了另一扇機會的窗,帶領劉天和董事長進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對病患而言,魚肉是最適合的食物,為了想吃健康乾淨的魚,劉天和董事長訪察市場和水產場,發現乾淨單純的魚並不容易取得。於是興起了養殖純淨水產的念頭。劍及履及的個性,讓這個規模傲視全世界的箱網養殖場,在最短時間內建成,開始投入生產。
為了要做到絕對的安心,劉天和董事長將高科技的經驗,一步步複製到水產養殖,每一個細部環節都不放過。例如產品履歷制度,透過魚身上的條碼,消費者上網就可立即得知這條魚的魚苗來源、成長過程、吃了什麼飼料、有沒有生病過;除此之外,養殖場還採用MIS管理系統,全程電腦e化養殖,這些都是台灣首創。
天和投入龐大資金在澎湖養殖海鱺,2005年初碰到史上超大寒流,海鱺成群凍斃,2008年初又經歷澎湖六十年來少見的寒害,雖然虧損累累,但劉董事長的鬥志高昂,不畏艱難,反而使用這些魚製成高品質肥料與飼料,投入有機蔬菜、高品質豬雞鵝的生產,並與哈佛醫學院合作食物鏈及最好的品質,建立完整的健康食材供應鏈。
天和綠色農場位在氣候宜人的嘉義縣中埔鄉,農場面積二公頃,劉董事長特別邀請一群農業背景深厚的專家學者照顧作物。天和農場遵循德國有機認證規範,規畫了種子培養區、溫室栽種區、生態池、蚯蚓糞肥堆肥區,利用生物防治法避開蔬果的天敵,加上獨家配方的肥料土壤,並飼養海藻雞和海藻鵝在農場運動活動,整個農場生氣蓬勃,自成健康的生態體系。
綠色農場的蔬菜因為一群年輕有活力的農學系學碩士的用心照顧培育,加上特殊的土壤養成,長得特別肥美。當季的蔬果有西瓜、木瓜、扁蒲、絲瓜、茄子等等,陸續收成的還有洋香瓜、甜瓜、各種葉菜、四季豆、九層塔、檸檬羅勒、水果、玉米等,首次幾批成果經由朋友和員工的品嘗之後,大家對於天和農場生產的各種食材更有信心。趕快把這些好產品介紹出去,帶給消費者更多更好的選擇,是大家迫不急待的事情。
除了農產品栽培之外,劉董事長更朝向綠色農場成為未來南部有機蔬菜的檢驗中心而努力。所以在農場建立了檢驗實驗室,除了農場生產的作物每一批檢驗之外,未來還可以協助消費者或是業者,從事蔬果、土壤檢驗工作。
除了綠色農場之外,天和生機畜牧場也生產高品質的雞、豬、鵝肉,並且在澎湖大面積試種有機玉米,開始為台灣第一批有機肉品暖身。透過這些以有機方式栽種、養殖的農林畜牧品等豐富食材的結合,劉天和董事長還願的夢想正像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的漸漸成型。台灣第一家全方位農漁畜牧的農場,也在劉董事長拼寫這張美麗圖像的同時完整呈現,農場到餐桌的路徑從此不用再迂迴繞道。 |